|廟宇介紹 - 竹林山觀音寺|
◆簡稱竹林山寺,又稱林口觀音媽廟或林口廟。為臺灣一所觀音寺
主祀:十八手觀音
配祀:善才龍女、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、伽藍菩薩、韋馱菩薩戍、關聖帝君、文昌帝君、玄壇真君、天上聖母、註生娘娘、福德正神、南北斗星君、文魁星君,地藏菩薩、斗姥元君、太歲星君、至聖先師、神農大帝。
◆建立時間:1939年
◆改建歷史:1738年唐山的泉州三邑移民由泉州府晉江縣泉安龍山寺迎接「十八手觀音」等三尊觀音大士佛像,奉於艋舺龍山寺
1801年今日林口一帶的泉州三邑移民創立神明會「龍山寺檀越會」,迎接前述「十八手觀音大士」到林口奉祀。當地人稱此尊「十八手觀音大士」為「大媽」
1853年將艋舺龍山寺供奉的兩座號稱<廣大靈感觀音大士神像>,分別贈給塔悠、林口兩莊,塔悠莊由許姓仕紳供奉之,而林口信眾將此神像交由龍山寺檀越會奉祀
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,日本政府官方積極推行皇民化運動,禁絕臺灣民間信仰活動,後由林口湖子地方仕紳陳隆、其弟陳添秀與日本警察石橋金剛設法,暗中奉祀兩年多,才避免遭到日警焚毀,事後陳隆與陳添秀勸說日本官吏:「日本亦篤信佛教,觀音菩薩為佛教大菩薩,亦廣為日本人奉祀,素來護佑日本。」臺灣總督府於是勉強同意奉祀,但須興建日本風格寺廟
1938年地方善信黃永茂先生兄弟捐獻三甲多土地,開始建廟
1939年完成和風的寺廟,名為林口龍山寺
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,國民政府接管臺灣,信眾要求將大媽請回鎮守
1946年,將原建築改建為閩南式建築
1949年採用日本佛教知名的山號模式,如瑞龍山南禪寺、金龍山淺草寺,將竹林山定為山號,觀音寺定為寺名;全稱竹林山觀音寺
◆神蹟一:
有一特異之說是臺灣光復後盛傳,石橋想遵長官命令將十八手觀音佛祖大媽「火化昇天」,帶隊出警局時,跌了一跤,摔得半死,即刻住院,甚至醫師稱傷到脊椎,最嚴重的話,可能會在數日內半身不遂。直到石橋的太太得知原委,去陳隆兄弟家,向觀音菩薩燒香賠罪,石橋才逐漸康復,石橋在康復後方才篤信觀音菩薩。或者更玄奇的說法是,石橋本來身體康健,是無故患上關節炎,幾乎半身不遂,向觀音菩薩懺悔後即病癒,所以賭上烏紗帽來保護觀音菩薩。
◆神蹟二:
日治時代發生了”六氏先生事件”,日本警方大規模追捕涉案的抗日份子,傳說是蘆洲湧蓮寺的觀音顯靈,解救了當時被捕的抗日份子!還有林口竹林山觀音寺的十八手觀音,傳說祂的法力高強
◆拜拜準備事宜:酒水、香、金紙、鮮花、水果
◆地址:新北市林口區竹林路325號
◆圖片來源:google